重庆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济韧性解密八大支柱产业均转正重庆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今年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作为反弹力度最大的地区,这一数字显示出重庆经济较好的韧性。近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经济日报等媒体频频点赞重庆上半年经济发展形势。

汽车工业、电子制造、数字经济、智能化改造……重庆工业到底是如何“化危为机”炼就出富有韧性的竞争力?带着这一问题,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于近日采访了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

八大支柱产业均“转正”高新制造业按下“快捷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通过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化危为机,今年上半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较一季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今年6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上月又再提高0.9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来看,今年上半年,重庆全市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制造业增长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9%。但八大支柱产业逐步复苏,电子、医药、材料和消费品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6%、2.1%、1.3%和0.9%;其他支柱产业降幅收窄。6月份,全市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电子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5.0%和12.1%。

另一方面,则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按下“快进键”所带来的提升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0%和7.7%,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7.0和6.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9.5和11.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8%和27.3%。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半导体分立器等上游高技术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4.1%、27.9%和10.0%。医疗防疫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口罩原材料无纺布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9%和39.5%。

智能化发展战略“加持”实施个智能改造项目

另一方面,智能化发展战略更加深入,中小企业活力更获激发,企业发展环境更为优化,也是近期以来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涌现出来的特点。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年以来,重庆智能产业加速崛起,“芯屏器核网”补链成群,销售收入增长14%。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实施个智能改造项目,认定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六轴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相继量产,航天云网、中移物联网等建成投用,宗申忽米网工业服务平台汇集企业超9万户,“5G+智能制造”、远程运维等新模式应运而生。出台5G行动计划,建成5G基站1万余个。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上线,48个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全面开花。

再比如,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庆企业主体再创新高——仅过去一年,重庆就新设立中小微企业11万户,累计达85万户。

还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家、“小巨人”企业20家、“隐形冠军”企业10家,累计分别达到家、40家和20家,其中5家渝企成功上榜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认定市级楼宇产业园8个,国家小型微型创新创业基地达到11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速建设,累计达家,入驻中小企业家,解决服务需求20万家次。成功举办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区域赛和“创客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小企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还介绍,重庆还通过深入开展“三服务”专项行动,解决实际问题项,服务对象满意度99%以上。扎实推进企业减负和清欠工作,落实减负清单政策,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亿元。创新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放贷平均利率仅5%,累计授信26亿元。实施用气报装“六减”和企业办电“三零”“三省”改革,“一中心”(工业大数据中心)“两平台”(渝企之家、渝企金服)上线运行,3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

推动项目“落地开花”今年投达产面已达68.1%

重庆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发布《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细化明确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为外资企业在渝开展制造业投资提供指引。出台《重庆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企业在渝项目提供高效便捷审批服务。深入实施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36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专题会25项任务等政策举措,动态调度减负目录清单,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疫情发生以来,还针对性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

在强化项目调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方面,重庆通过建立投资项目清单,落实“一对一”跟踪服务,主动协助企业办理审批手续、筹措建设资金,提前做好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重庆全市个重点工业投达产项目已投产81个、达产45个,投达产面合计达68.1%、合计完成产值.3亿元。

其中,主城都市区项目引领带动作用突出。个项目已投达产,投达产面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合计完成产值.6亿元、占全市的94%;二是汽车产业项目产值增长迅速。汽车产业投达产面为85%,较上月提高8.8个百分点,长城整车永川生产基地项目等项目合计完成产值.9亿元、占全市的29.9%,较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三是大中型项目持续发力。计划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25个大中型达产项目有17个项目按期达产,累计完成产值.5亿元,占全部达产项目产值的90.4%。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刘翰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