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要想及时发声只有改革各大军兵种也有了新闻发言人p4rtfrzi
TUhjnbcbe - 2020/8/2 10:29:00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要想及时发声,只有改革” 各大*兵种也有了新闻发言人


以前面对涉*舆情,中国*方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多是被动应对,经常出现“不见答复”或“没有下文”等状况。2013年的“中日岛争”、日趋动荡的东海局势,催生了大单位发言人的确立以及申进科的频繁亮相,“是重大事件催生了制度的不断完善”。 2013年8月29日,北京,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上校答问。以前面对涉*舆情,中国*方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多是被动应对,经常出现 不见答复 或 没有下文 等状况。 (CFP/图)原标题: 要想及时发声,只有改革 各大*兵种也有了新闻发言人2013年的 中日岛争 、日趋动荡的东海局势,催生了*队大单位新闻发言人的确立, 是重大事件催生了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已过晚上9时,海*新闻发言人梁阳向媒体发布,海*第16批护航编队的导弹护卫舰盐城舰,已于北京时间当日21时从沙特起航,赴地中海集结,执行叙利亚化学武器护舰任务。2013年11月20日,中国*方宣布,分别在海*、空*等7个大单位设立8名*事新闻发言人。任命消息公布当天,梁阳就头一个亮相。自2008年中国*事新闻发言人制度确立以来,这名有着25年*龄的老水兵,是第一个*事干部出身的发言人。出任这份梁阳称之为 另一个战场 的兼职之前,他刚由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舰长升任海*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事新闻发布制度也要顺应传播环境的变革。 曾任全*舆论战研究中心成员的传播学者戴俊潭对南方周末表示。中国*方新闻发布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新举措施行当天,就得到了印证。一位著名传媒专家同时指出, 要想及时发声,只有革除 外电不攻击不说、媒不炒作不说、公众不质疑不说、上级不要求不说 的习惯性思维,树立打 主动仗 的观念。 解放*定义新闻的能力在进步。 作为第二个亮相的大单位新闻发言人,空*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在媒体发声次数最多且受到国际舆论关注。与梁阳选择中国海*作为首发媒体不同,申进科履职后首次发声,选择的媒体是新华社和国防部站。2013年11月23日,就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申进科和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分别对外发布相关新闻。南京*治学院*事新闻传播系余琦教授注意到,申进科就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事进行的第二次新闻发布,对外媒的一些不实报道和恶意炒作进行了反击,也回应了国内民提出的一些疑问,让民众看到了解放*捍卫国家主权的能力。但这样做就足够了吗?解放*南京*治学院刘轶副教授在*事新闻发布效果评估课题研究中认为,*事新闻发布的检验标准在于:你要传递的核心信息被境内外媒体采纳了多少?传播出去的信息反馈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余琦认为,与国防部发言人相比,大单位发言人 更接近现场、更接近事实 ,就得第一时间 讲事实,而不是只空谈*策 。 对新闻的不同定义,就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余琦说。2001年发声 中美撞机 事件后,中方将此事件定义为 美国*机在我们家门口撞毁我战机 ,而美方将事件原委作模糊处理,定义为 两机相撞 。美方在发布时,对事件的进展进行局部放大,集中关注 家属担忧被扣美国飞行员命运 ,同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反复以 不必道歉 、 只能表示遗憾 来表态。这最终造成美国舆论对中方行为的误读、对美*的同情,在国际舆论界, 中美撞机 的定义被广泛采用。余琦说, 在现在的传播环境下,发言人得了解舆论规律,了解公众关切的问题,才能对新闻作出更恰当的定义。 2008年,中国*方再次面对这样的话语权攻势。当时外媒以 打击海盗 来定义中国海*舰艇编队首次赴亚丁湾护航。但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及任务舰队指挥员对外发布新闻时,均反复强调此次行动应定义为 护航 。 护航 与 打击海盗 ,从*事行动的事实来看,貌似无甚区别,但其所蕴含的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海外用兵的意图等多层面的*治、外交、*事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这体现出我*对新闻的定义能力的进步。 余琦说。实践上的进步,总是从对传统理念的突围开始的,最为年轻的申进科就头一个吹起了冲锋号。上任次日,申进科就在国防部刊发的《*事新闻发言人要忠诚于*取信于民》一文中,把 发言人要进入第一知情圈、决策圈、行动圈,掌握权威信息 列作发言人应树立的8种理念的头一条,这被人解读为,在层级分明的*队架构里,发言人不仅要争知情权,更要争话语权。除总*、海*之外的5个大单位新闻发言人,都出自宣传部门负责人。刘轶指出,他们掌握宣传*策、把握得好口径和尺度,但他们通常难以在第一时间身处*事行动的知情圈、决策圈、行动圈,只能等情况发生了,再通过相关*事部门查证,这难免会产生 信息空窗期 。2013年2月5日,日本防卫省宣布,中国舰船曾于1月30日向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照射火控雷达。2月7日晚,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作出回应。刘轶指出,日方曾就中国*方发布前的这三天 信息空窗期 ,大做文章,大肆渲染这是中方对日方指控的默认。据*方内部人士透露,2007年,总部在把建立*事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上议事议程时,就已把在多层级设立发言人列入规划,但迟迟未实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确立可谓是落下了第一只靴子,可直到5年后,这第二只靴子才落地。刘轶说,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深化建设,要看背后的团队建立起来没有,要看涉*信息的联系制度构建起来没有,要看先期的舆情研判分析和后期的效果评估工作做起来没有。 没经验可循,工作很吃力 ,当被媒体问及首次新闻发布的感受时,申进科坦言,自己压力很大。及时用真相辟谣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上,中国*方还是新手, 欠缺经验传承 。以前面对涉*舆情,中国*方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多是被动应对,经常出现 不见答复 或 没有下文 等状况。对于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的状况,申进科深有体会: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与其让媒体随意揣测、道听途说、误读误报,不如主动发声引导,避免权威信息缺失和被动说明辩解。 2008年5月13日,空降兵15名官兵空降汶川后,上谣言四起,说这次行动牺牲惨重。5月18日,国防部首任发言人胡昌明第一次亮相时,就驳斥了质疑: 有传说15名空降兵中有2位同志在跳伞过程中牺牲了,我在这儿可以郑重地告诉大家,纯属无中生有。 5月20日,申进科在震区拍摄的组照,第一次公布了这15名官兵平安归营的集体照,进一步澄清了谣言。 新闻发言人要及时发声、主动发声 ,申进科意识到, 及时、主动 是真相跑过谣言的关键。戴俊潭对南方周末说,首批*队大单位发言人虽都有应对媒体的经验,但范围多仅限于《解放*报》、《人民》、新华社等中央*媒,应该补补如何与更多市场媒体、新媒体打交道的课。这缺的课,得由培训来补。余琦指出,解放*已有多个固定期次的外宣培训班,新闻发布属于外宣工作的一部分,而*内的外宣培训所采用的培训方式,也有所借鉴地方新闻发言人培训。2009年3月,在南京*治学院举行的首期全*对外宣传工作业务骨干培训班,被外媒解读为 中国*方培训首批公关团队 。 这是地方学者第一次为*队外宣干部大范围培训。 国新办省部级新闻发言人评估组组长、复旦大学教授孟建对南方周末说。该班组织了以 中美*舰南海对峙事件 等为题的9场*事新闻发布模拟演练。孟建参与了每场发布模拟演练的点评,让他没想到的是,学员并没有想象中的 刻板 ,而是 思想活跃 。 *队新闻发言人的选拔和培训,比我预想的水平要高好多,他们介入社会的能力、面对的能力,都比我预想的要强得多。 孟建对南方周末说,他建议*事新闻发言人的培养,要借鉴美*公共事务官,不止是培养他们面对媒体的技巧,更是培养他们整体公共关系能力的水平。较少人注意到的是,2008年10月,在国防大学举办的首期全*对外宣传高级研讨班。南*院办的班,学员职级大多在团级以下;而国防大学办的班,学员职级均为*师级。2013年10月,在这个班进行到第6年时,来了几名特殊的学员:首批大单位发言人。在这里,他们头一次应对模拟新闻发布会的挑战。央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的,就 我国周边某海域安全形势 向发言人们提问。申进科接受采访时说,当时,一个向他提出了超出发布会范围的问题,且他对相关信息一点都不掌握。面对 刁难 ,申进科答道: 这位提出的问题,我也非常关心。在下一次的发布会上,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他选择了巧妙地回避问题。 与*府新闻发言人相比,*队新闻发言人在培训范围、培训批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都还远远不够。 孟建指出,相比*府和*委的新闻发布,*队的新闻发布更具有外宣的特点,所以 要懂得西方文化,熟悉西方人的心理特征,了解与西方对话的方法和路径,熟悉国际媒介环境 。对这一点的重视,在主管大单位发言人工作的总*外宣局组建时得到了部分印证。余琦说,外宣局在2007年组建之初,从*队各大宣传机构和*事院校抽调了一批骨干,要求至少精通一门外语,有的甚至会几门语言。2013年11月12日至14日,国防大学培训结束后,发言人们在中国传媒大学接受了上岗前的最后一次培训。因为是涉密培训,所以培训现场不允许闲杂人等在场。11月12日,在400平方米演播室进行情景演练时,培训方注意到台下坐着7个陌生面孔。当时,连珠炮似的诘问抛向了总装备部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部长姜鹏武大校。 是否存在像外界传言那样,我们的武器装备仿制俄罗斯的武器但未经授权? 中俄两国是否存在武器*备销售方面的利益冲突?


  是姜部长要求我们来旁听的 ,原来这7人是总装宣传部干事。培训方表示,这7名总装年轻干事是3天培训里唯一一拨旁听生。原来姜鹏武不单自己上阵,还摆出了团队作战的架势。这可能就是总装备部新闻发言人团队的雏形。 不能仅看到新闻发言人的个人素养或是表达技巧,而应看到这关联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 刘轶指出,如果抛出发言人事先毫不知晓的问题,而发言人的回应不够出色, 这板子不应打到发言人身上,而应归因于团队的舆情研判不到位、敏感问题预判不准确 。 大单位舆情团队还没完全建立起来。 刘轶指出, 团队仅仅靠宣传部的人是不行的,根本在于,得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在大单位层面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子弹等待出膛 有人说,中方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因为日本也将设立 日本版国安会 。你对此有何回应? 2013年11月13日,外交部例行会上,发言人秦刚接受提问。44岁的中国*方首位女性发言人邢广梅和其余6位解放*和武警部队大单位发言人在此旁听,这属于培训的观摩课程。邢广梅曾先后在青岛海*航空技术学院、海*舰艇学院任教,后调入海**事学术研究所,拥有人大国际法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学位。南方周末注意到,七大单位发言人中,有三名发言人有国际工作经验。梁阳曾任联合国驻利比里亚观察员,负责49个国家维和部队人员选拔和装备检试,一年中走了31国。邢广梅作为中方代表参与过中美海上安全磋商、西太平洋海*论坛、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等。2013年8月,申进科随空*八一飞行表演队在莫斯科 海外首秀 时,他的手机成了媒体热线,与一些外媒也打了不少交道。 从这些锻炼中,我更了解想要什么,自己该说什么。 申进科是8名新闻发言人中职务最低、年龄最小的 其他7位均为 师级 ,只有他目前还是 团级 ,且依然坚守在首任空*外宣办主任的岗位上。 其他7位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比我全面、经历比我丰富、职务也比我高,值得我学习敬重。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在舆论宣传和*事外宣一线工作了十多年,是唯一一个有媒体、经历的。 这位43岁的空*上校很坦诚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2013年的 中日岛争 、日趋动荡的东海局势,催生了大单位发言人的确立以及申进科的频繁亮相, 是重大事件催生了制度的不断完善 。担任新闻发言人,他们要面对的头道挑战,就是要面对不期而至的质疑乃至攻击。 以前,我们这些*校专家看某些部队的宣传干部阐述他们的理念时就想发笑,我不希望西方人也是这样看我们的发言人。 戴俊潭说。 发言人最重要的是 万无一失 ,失语、乱语都要严格杜绝。 申进科说,尽管露面、发声最多,但他颇有如履薄冰之感, 100次成功都不一定是成绩,但一次闪失就是大问题。 这种身份的敏感性同样为国防大学刘庆所注意, 新闻发言人说与不说、说多说少、说早说晚乃至说的方式,个中分寸难以把握。 他由此提出,针对*事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的尺度问题,亟待通过法律手段来加以明确和规范。据*方内部人士披露,大单位发言人的每次对外发布都得向上级报批、走程序,由总*宣传部审核。因此,不论是哪个层级发布新闻,审批关口必然是统一的, 你是代表国家发声,不会允许自由动作 。*队体制决定了审批权限,信息透露是经过严格审核的,这是大单位发言人和部委发言人的不同之处。 口径 ,南京*治学院*事新闻传播系主任濮端华对南方周末说,这个被认为是有 中国特色 的概念,其实在各国*事新闻发言人中都普遍存在。2007年美国 小鹰号 航母访港事件,美*各层级的发布有时 貌似相悖 ,但实质则是 貌离神合 , 口径并非简单的一个调子、一种声音,实质是要实现最高目标的内合 。国新办前主任赵启正曾说, 我们对口径的认识存在误解,口径不是说哪些许说,哪些不许说。是说要准确。 对于发言人来说, 口径 究竟是紧箍咒,还是护身符,尚需自己摸索。上任近两个月以来,8名发言人中有6位至今没有任何公开亮相。 现在的*队新闻发言人群体和作用还太有限,远远不足以应对极为复杂的形势,还得大力推进。 孟建对南方周末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想及时发声只有改革各大军兵种也有了新闻发言人p4rtfr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