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豪掷65亿收购力帆造车资质,自认不走弯
TUhjnbcbe - 2025/7/21 9:28:00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间,一则突发新闻占据了汽车新闻的头条。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集团拟作价6.5亿元将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而后面这家外界并不熟悉的公司,其实是由车和家%控股。至此,车和家旗下的理想制造品牌的造车之路已经基本清晰。继首台SUV理想智造ONE与今年10月份亮相之后,这台SUV的生产也已经确定由车和家自建工厂生产。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曾在理想制造ONE的发布会上坦言车和家并不会去追求速度,而是一步一步慢慢来,尽可能避开造车新势力的踩过的雷。车和家豪掷6.5亿来避开他们眼里的雷,这个买卖做得可真有点大。“建好的餐馆终于有了餐饮许可证”在今天的官宣新闻发生之前,其实力帆和车和家早已经开始扯上关联了。众所周知,车和家在常州自建了50万平方米的工厂。工厂有了,但车和家并没有整车生产资质。换言之,车和家自建的先进工厂由于没有生产许可,就跟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没有餐饮许可证一样。都只能摆在那儿,不能开工。今年早些时候,苏州市环保局公布了一起厂房改建项目:重庆力帆汽车将在常州分公司组建年产10万辆增程式纯电动SUV项目,并租用车和家汽车有限公司现有厂房,计划于明年8月投入运营。这是外界第一次把车和家和力帆联系起来。面对这样的新闻,车和家官方的态度倒是非常坚定。在理想智造的官方微博里,车和家向外界保证了两点。第一点是量产前一定解决资质问题,第二点则是他们确定会在常州工厂投产,不会选择代工。来到昨天晚间,整件事情彻底清晰明朗了。车和家花费6.5亿元人民币买下了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他们自建的常州工厂也终于有了造车许可。按照这样的节奏来看,明年常州工厂诞生的理想智造ONE是应该能够如期开始交付的。代工生产模式,放在汽车上行不通?如何解决生产资质的难题,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造车新势力们。在新增造车资质希望不大的情况下,目前也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他们选择。一种是选择合作代工,而另一种则是收购资质。目前走在前面的这些新兴品牌,有两家选择了合作代工的模式。蔚来汽车选择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汽车选择海马汽车代工。轻资产、高效率是代工模式的特色,以互联网行业的精神来看,代工是相当讨巧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汽车行业,代工生产不一定行得通。上周的小鹏G3发布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先是自己介绍了一番和海马共同建设的新工厂,而后海场海马汽车的领导又上台亲自讲解了一番。不知道是互相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还是怎么回事,现场的观众惊奇的发现,小鹏口中各项严苛的指标,到了海马这里好像并没有那么严格。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代工双方的矛盾。就拿蔚来来说,他们选择江淮作为代工的合作伙伴,却在各个公开渠道竭尽全力地抹去江淮汽车的痕迹。蔚来的发布会,体验店,甚至官方组织的各种活动所使用的ES8车型,无一例外的把江淮汽车的尾标除去了。然而即便是这样,外界还是对江淮代工蔚来一事不满,很多人认为诞生自江淮工厂的电动车,哪里有理由卖到40万的价位。代工生产这件事,对双方都是弊大于利。蔚来想不通啊,我使用的是江淮先进的工厂,并且我也非常努力地去抹去江淮的影子,你们为啥还要喷我?江淮更是想不通,我好心好意把先进工厂拿给蔚来用,却又引来了一波负面新闻,我这是冤得不行啊。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自建工厂并且收购造车资质就要简单多了,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从零开始也没有那么多流言蜚语。但是想要得到一张造车资质并不轻松,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通过自己一系列的人脉找到了中顺汽车的造车资质,温州工厂诞生的威马EX5这才得以顺利上市。拜腾汽车通过自己主要投资人一汽集团的关系找到了一汽华利的造车资质,不用再为准生证发愁了。而我们今天的主角车和家,相信同样是经过了一番努力,才有机会收购力帆汽车的造车资质。力帆的未来在哪里说完了车和家,我们再来看另一位主人公力帆汽车。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情,力帆集团手中其实是有两张造车资质,一张属于力帆汽车,另外一张则属于力帆乘用车。目前力帆集团全部的汽车产品,都是使用力帆乘用车的造车资质。相当于力帆汽车这张准生证一直是处于闲置状态,要不然车和家哪有机会从力帆集团手里买到它呢。不过话虽如此,但力帆乘用车今年的市场表现实际上可以用相当惨淡来形容。自从尹明善把力帆集团的大旗交出来以后,力帆乘用车基本处于“无头苍蝇”的状态。要说燃油车吧,力帆的产品已经远远被对手甩开了几个身位,想要追上比登天还难。新能源也没好到哪里去,力帆EV和EV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市场里几乎已经不见这两款车的踪影。甚至同属于力帆集团的盼达用车,早已不再采购力帆的电动车产品,可见它们有多么不受待见。年前11月,力帆集团累计销售乘用车9.69万辆,同比下降7.6%。力帆集团三季度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8.06%。明年,力帆乘用车的路可能会更加难走。小编语车和家收购力帆这件事很有意思,除了造车新势力本身之外,我们还能看到这些新势力和已经掉队的传统品牌相互之间的吸引力。除了收购之外,车和家还和力帆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数据共同开发技术,甚至力帆集团还会参与车和家新一轮的融资。上一个有这样密切联系的,应该还是一汽集团和拜腾汽车。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相互的抱团取暖也许还会越来越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豪掷65亿收购力帆造车资质,自认不走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