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来·啦·
重庆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
年2月2日12—24时,重庆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5例,减少重型病例3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高新区为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新增确诊病例中,万州区5例、涪陵区1例、江北区3例、九龙坡区2例、南岸区2例、巴南区1例、綦江区1例、大足区1例、铜梁区3例、潼南区1例、荣昌区1例、开州区1例、奉节县1例、巫山县1例、高新区1例;减少重型病例中,长寿区1例、江津区2例;新增死亡病例为万州区1例。截至2月2日24时,重庆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现有重型病例23例,危重型病例6例,死亡病例2例,出院病例7例。专家认为,目前,我市主城新增病例、本地感染病例、聚集性病例增长快,发现社区感染病例14例,分布在10个区县,存在社区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随着节后上班复工,人群又将大量聚集,疫情防控的任务十分艰巨。鉴于当前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全社会要共同参与这场“战疫”,人人都要做好自我防控,做到少出门、不聚集,减少流动、安全流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提示:若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等可疑症状,应佩戴防护口罩,医院排查诊治,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和诊治。重庆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工作
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
和市场保供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委和人民*府,市级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有序组织企业生产当前,我市疫情形势处于复杂期,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期,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对与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重要国计民生等企业,已经开工的要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尚未开工的要及时开工复产。其他行业可采取灵活方式安排工作。为避免人群大规模流动,降低疫情扩散风险,企业开工后必须科学安排、有序组织生产。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和居家网上办公。有序引导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错峰出行,在复工后分批有序到岗。所有企业要将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二、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稳定供应当前,医疗物资短缺是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突出问题。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掌握药品、防护用品、消*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资供需情况,坚持多措并举,保障生产供应。要全力支持市内相关医疗生产企业充分挖掘潜在产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争分夺秒增加生产。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所需原材料、资金,以及生产、运输中遇到的问题。要充分发动医药流通企业和商贸企业千方百计拓展渠道,加强国内采购、海外进口。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医疗防控物资管理、优化配置使用,尽快完善重点物资分类使用标准,为有限资源精准使用提供依据。三、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稳定供应要保障粮油及食品加工、能源等重点企业正常生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用工、能源、产业链配套等问题。积极抓好粮油、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调运,督促超市、便利店、社区供应点增加补货、补架频次,保持重要生活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畅通,优先安排电煤、粮食、蔬菜等重点物资运输,做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发挥电子商务优势,为市民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库存、销量和价格走势,必要时通过投放猪肉、粮油等物资储备,促进保供稳价。加强消费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电力、燃气、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服务单位要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完善应急保供预案,保证24小时为居民和重要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服务。四、从严从实从细从快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各级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推动防控力量下沉,分兵把守、严防死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加强督查督办,严肃工作纪律,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年2月2日停课不停学,重庆组织开展网络教研
重庆市各中小学校按照“一区县一案、一校一策”思路,制订延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原定开学时(2月10日)全体学生在家开始进入有规律的学习。重庆市教委将利用“重庆教研网”和区县、学校的网络平台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运用国家网络云课堂平台、空中课堂、班级QQ群、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