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这样一种情况在多地、多人身上发生:从来没有注册过公司,可不知什么时候名下多了一家甚至几家、几十家公司,因为有的公司欠账不还,还上了老赖黑名单;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税务部门又找上了自己……然而,证明我不是“我”的路,并不比证明“我妈是我妈”来得容易。
点击视频??看央视记者的独家调查
男子名下莫名多出2个公司被取消租住保障房资格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记者见到了冯黎明先生,他向记者反映,去年4月,当地住房保障部门进行的一次保障房资格复查中,查出他名下有2家公司,取消了他继续租住保障房的资格。
刚参加工作不久,哪里来的公司?这个消息让冯先生一家措手不及。更让他担心的是,这家冒用他的名字注册的公司在税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名下公司从哪来的?辗转多部门讨说法无果
为了搞清楚自己名下的公司到底是怎么来的,还自己一个清白,冯先生开始了在多个部门之间的奔波。
记者跟随冯先生记录下了他辗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全过程。
部门一:税务局
解决方案:找市场监督管理局
首先,冯先生来到了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询问是否可以申请撤销公司。
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要注销的话,还得先承认这个企业是冯先生的。税务部门说他们只认登记机构,也就是注册时市场监督管理局推送过来的信息。
部门二:市场监督管理局
解决方案:找法院
冯先生又来到了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他名下的公司就是在这里注册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建议是让冯先生去法院告,告赢了,才能撤销,但冯先生觉得这不公平。
在当地,登记注册一家公司,公司法人代表和股东,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而且这些手续,都可以委托他人代办。记者在查询公司登记注册信息时,的确看到了冯先生的身份证复印件,冯先生自己也不知道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拿到的,但他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告知他是被冒名的,如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可,按章处理就好,为什么一定要去法院呢?
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王辉副局长解释说:“证据充足了法院肯定会有一个公正的判决,咱们得相信法律。”
去法院告,还有一个让冯先生担忧的问题,就是在注册材料中,冯先生发现有自己的签名,而这个签名一看就是假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是坚持让冯先生走诉讼程序。
部门三:法院
解决方案:具体问题咨询律师
冯先生只能来到了法院。冯先生说:“法院还是说行*诉讼,告市场监督管理局行*不作为,费用还要我自己承担。”法院咨询只回答流程性问题,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咨询律师。
河北嘉实律师事务所律师齐文敬说:“这个官司不太好打,因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做工商登记的时候,它是形式审查。”
按照我国《行*许可法》第31条规定,申请人对提交的申请手续的真实性负责。也就是说,公司的登记注册,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的是申请人,而不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齐文敬表示,因为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光凭笔迹鉴定的结果,也不能推翻工商登记的行为。
在律师的建议下,冯先生查阅了当地近期的类似案件,相当数量的“撤销”要求在判决时都被驳回了。
齐文敬说,她查到的打赢的案例,是公安局查出来冒用的人,并进行了处罚。
部门四:公安机关
解决方案:找工商部门
在石家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兴安派出所,记者和冯先生见到了受理案件的孙警官。
孙警官表示:“如果都到公安机关来报案,目前来说我们侦办起来非常困难,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被害人去工商部门报案了,工商部门应该主动去纠正这个行为,但是他们往往是把这个责任推到别的部门去。”
公安机关何时破案,并不知道;眼下,即便是花上上万元的笔迹鉴定费、律师费,也不一定可以告赢市场监督管理局,冯先生觉得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自己“调查取证”证明“我是谁”全家为此不堪重负
为了证明“我是谁”,冯先生开始自己“调查取证”:在所谓的自己公司的注册信息上显示,注册地在石家庄的一处科技园区,但当冯先生找到那里时,发现人去楼空。注册信息上除了冯先生,还有一位严女士也是公司的股东,当冯先生找到对方时,没想到,对方说自己也是被冒名的。
冯先生又试图去找当时注册信息上的代办人,结果找不到。多天的奔波,让一个月收入不到元的家庭不堪重负。
冯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记者就接到了全国各地上千份案例。
河北的要先生,在海口被人冒名注册了公司,现在也没有办法解决;
程先生今年1月,偶然发现自己在三亚被注册了公司;
北京的李先生调取公司注册登记信息后发现,注册人身份证复印件上信息是自己的,却被替换成了别人的头像照片;
金女士因为名下的公司欠下巨额款项,而被限制坐飞机高铁,想证明自己是被冒名的,也只能坐上绿皮车前往广州;
重庆的韩先生,偶然发现名下有公司,前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一查,欠款万元,成了老赖;
广西的莫先生被冒名注册了多家公司,即便每次起诉都能胜诉,按照每个官司三个月来计算,也要花上十几、二十年。
怎样查看自己的身份信息有没有被非法盗用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