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获悉,年,全国海事系统各单位围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的通知》部署的工作任务,着力推动构建海事、教育等部门联合主导,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岸上走向水上,进校园活动有重点、有步骤、有创新地开展,成效显著。
·免费赠送安全教育读本近7万册各地海事系统注重创新,活动内容形式不断丰富,通过互动演示、现场模拟、视频动画等方式进校园开展主题教育,增强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和救助技能学习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部海事局与教育部联合编写了《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读本》(简称《读本》),部海事局、河北海事局、福建省地方海事局、湖南省地方海事局等累计向乡镇*府、学校、渡口地村委会免费赠送《读本》近7万册,并在活动专题网页上提供免费下载资源。
各地海事部门还注重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技能,扩大安全教育的参与主体,以此带动和影响学生,保证教学效果。广西海事局开展技能师资力量培训次,培训教师人次。浙江海事局储备师资队伍人。海南海事局邀请40多所小学的教师代表参加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师资培训。
学生参与水上搜救应急演练
年,在各地海事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活动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岸上走向水上,拓展了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了安全教育的社会资源。
探索建立水上交通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培育创建示范学校、开办体验教室等一系列举措,让学生们对水上交通安全有了切身体会。浙江海事局共建13所少年海事学校,其中温州少年海事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学校组织机构,舟山少年海事学校实现了学生九年制基础教育全覆盖。辽宁海事局在沿海六市建立了水上交通安全教育社会体验教室,体验教室分别设在搜救指挥中心、渡口、船艇码头等。
部分海事部门开展了“海事开放日”、“航海夏令营”等多种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海巡船、海事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海洋知识、航海历史。浙江省地方海事局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船舶、海事监控中心和船文化馆(博物馆)人次,广东海事局还邀请广东卫视“广电小记者”到21个地市的海事处参观学习。
实践出真知。部分海事部门组织学生亲身参与、现场观摩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黑龙江海事局在“年中俄界河联合应急演习”中邀请了学校师生模拟遇险船舶乘客。福建省地方海事局举行“学生渡”演练63次,参与学生近千人。
丰富志愿活动打造教育品牌
多地海事部门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和社会志愿活动,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建立志愿者队伍,由他们结合自身经历为小学生们讲授安全知识。长江海事局成立了“海燕”、“蒲公英”、“扬帆”、“江豚”等志愿者服务队;广西海事局组建水上安全和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10个约人,包括潜水员、护士、红十字会人员及外国志愿者等。
同时,海事部门加强警示教育,在小学生经常活动区域内的危险水域组织开展排查工作,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标牌,配备救生设备,除隐患、促安全。广西海事局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处,市区重要沿海两岸配置救生圈近个,制作渡船安全航行警示牌块。重庆市地方海事局组建支水上交通安全志愿队排查上下学路段及学校附近河流、水库、山塘等危险水域及安全隐患。
各级海事部门还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水上安全伴我成长”主题文化活动,组织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务网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