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彤荣获“新时代中国好少年”
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长大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近日,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等五部门联合举办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央视播出,来自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12岁女孩周丹彤获此殊荣,一头利索的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她从容不迫地走向舞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一份担当成为有所作为的“小河长”
从小居住在嘉陵江河畔的周丹彤,很小便对环境保护有着浓厚的兴趣。每逢周末、假期,她经常到嘉陵江边游玩,看见江边游客留下的白色垃圾,小丹彤便在心中暗许“一定要为保护母亲河做出自己的努力。”
刚升初一不久,周丹彤便接过了高三学姐的担子,成为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新一任的小河长。当上“小河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小河长服务团队拿着火钳、环保口袋到嘉陵江边捡拾垃圾。“这种碎玻璃要捡一下,容易划伤别人;这些河滩旁边的垃圾要带走,如果河流涨水会将垃圾带走污染更多的地方;这个缝里有烟头,小地方也不能忽略......”,视频中周丹彤和小伙伴仔细的沿着江边清理着白色垃圾,一个角落也不放过。
同时,为了加深对母亲河的了解,周丹彤还亲手绘制了一幅嘉陵江在北碚的水系图,绘图过程中,她多次去附近的山林里考察植被、参加观鸟活动,了解两岸的生态系统。
对于如何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在周丹彤看来,你不能把他仅仅当成自己门前的一条小河,更应该把他当成一件大事。
一份决心为保护母亲河研发一套机制
面对环境问题,周丹彤深知,相比起人力,科技创新才能为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从年开始,周丹彤便和小伙伴开展了小课题《根瘤菌在城市生态花园中的应用》研究,将能与根瘤菌共生结瘤的宿主植物引进到绿化建设中,解决城市建设中造成的土地污染和肥力不足的问题,降解土地中的有*有害物质。该项目荣获年“环球自然日青少年科技知识挑战活动”全球总决赛一等奖,年被评为北碚区科技创新研究论文一等奖。
不仅如此,甚至早在周丹彤五年级,便和和同学一起开展了《“圆”来如此——树轮里的秘密》项目研究,寻访北碚蔡家陈家大院、缙云古刹等古建筑,走访植物专家,揭开隐藏在年轮里的气候信息,让人们更好的认识生态环境。
她说:“未来,希望能在保持前任‘大河长’保护河流的成果基础上,再去和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出一系列保护河流的完整机制。”
部分资料来源:华龙网
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你身边藏着多少“权健”?这5类人最易中招!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东北半环、4号线一期开通!最全攻略看这里!
“穿越”到清代,去紫禁城里过大年吧!
从年1月1日起,这些费用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