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税务部门重视用好文艺的力量,展现新时代税收发展成就和实践,努力创作“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文艺佳作。目前,第31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正火热进行中,今天,中国税务报《财税理论专刊》邀请几位走过“星光大道”的税务电影人、取得佳绩的税收宣传工作者,讲述创作经验,分享理性思考,我们摘录了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好作品一定要经历多轮的打磨
作者:安娣王善宏
年,由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联合出品的微电影《愿望清单》荣获第2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最佳微电影奖项。《愿望清单》讲述了一个“小家”和“大家”的故事:税务稽查干部林清远将自己的奉献与坚守都给了税收事业,忽略了对儿子林凡的陪伴,导致父子关系不融洽。林凡有一个愿望——“为父亲庆祝50岁生日”。但就在过生日前,林凡因卷入一件稽查案件受伤,父子二人在这个时刻袒露心声,终于互相理解。
笔者作为《愿望清单》主创人员,最深的体会是:一个好作品的出现,一定要经历很多轮的打磨。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我屡屡扪心自问:制作环节过关了吗?真情实感融入了吗?每个细节尽力了吗?
一部作品的成功,需要凝聚很多的智慧与力量。对于如何把准税务题材微电影的主题,国家税务总局给予明确的要求;在拍摄过程中,北京市税务局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并结合北京税收工作特点及地方特色提出建设性意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委及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1/5的干部参与了影片创作,形成大家的故事大家讲的良好局面。
世界上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对于税收宣传工作者来说,我们应正确理解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不妨每年定下一个小目标。只要我们有热情、能坚持,就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北京市税务局)
如何用几分钟讲好一个税收故事
作者:姜佩锋
近年来,微电影凭借篇幅短、易观看、易传播的特点,成为税收宣传的重要载体。广东佛山税务部门探索开展微电影创作,打造“光影税务”融媒体品牌,所拍摄的微电影《青梅熟了》《信》《候鸟南寻》等,有效增强了税收宣传的影响力。
如何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展现出一个打动人心的税收故事,是微电影、微视频创作者常常思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剧本是一部优秀微电影诞生的关键。微电影剧本创作要在创意构思、人物和场景设定,以及叙事等方面下足功夫。
佛山税务微电影《候鸟南寻》荣获第2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微电影类优秀作品时,得到评委“悬念得当、情节引人”的肯定。《候鸟南寻》主要情节是大凉山少年前往佛山寻找父母。微电影的前半部分,通过少年的视角,让观众以为带走父母的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是警察,由此对其父母为何去佛山产生悬念,在影片快结束时,才揭晓了“警察”实际上是帮助少年父母异地就业的税务干部,在反转中展现了税务部门服务乡村振兴的主题。
能够立足税收工作拍摄微电影,反映行进中的税收事业,是税收宣传工作者的光荣。笔者期待,能够参与创作更多税务微电影,记录好、展现好税务铁*在新征程上推进税收现代化的点滴。(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
全媒体税收普法要易传播、接地气
作者:任翼
用什么样的宣传形式和内容才能有效引导纳税人缴费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税收宣传工作者的职责所系,也是做好税收普法工作的关键所在。
为推进税收普法“精准即达”,重庆税务部门先后策划、制作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比如,用Rap说唱形式宣传税收*策,活泼生动,好玩又好记,网友直呼“简单、听得进去、长知识”,显著提升了税收普法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在税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线下税收普法宣传中,重庆税务部门也融入了全媒体传播理念,不断翻新花样。开设“云课堂”为不同行业企业开展专场辅导;“全天候”税收普法基地每年会定期邀请行业协会、商会、企业代表等前来参观。
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法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税务部门每年坚持开展“税法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等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税收普法活动,采用制作歌谣、授课等方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税务、体验税务,亲身感受税制改革与企业发展、社会民生的密切关系,推动税法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年4月13日B1版,原文有删减。原标题:创作者说:税收文艺作品如何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来源:中国税务报责任编辑:于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