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已挂牌运行五周年。在这.98平方公里的国家“试验田”里,两江新区所辖的两江片区和果园港片区共97.17平方公里,为其总面积的八成。在这片以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为底色的土地上,五年来,两江新区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25项,其中6项在全国全市进行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型产业量质齐升。
两江新区管委会冉雨琳摄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负责人介绍,充分释放制度创新的改革红利,年,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其中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创近5年新高。其中,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5%,工业增加值增长16%;服务业高水平提升增长9.5%;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增长2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8亿美元,FDI超9亿美元,规模稳居全市第一。
围绕制度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初心使命,两江新区先后推出“依托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创新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自贸区域识别系统”、“税务集成服务大提速”、“‘大数据+信用’市场主体监管新模式”、“涉外商事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和“两江创财科技跨境贷款”6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全市进行复制推广,加快首创性、差异化探索,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刘华民摄
为推动金融创新服务高新企业发展,两江新区出台全国首个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产品——科技跨境贷,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境外融资。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14家银行参与了两江新区科技跨境贷合作,4家企业通过科技跨境贷共获得约万元贷款。
推动贸易便利化,两江新区率先试点重庆海关“一保多用”管理模式。仅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办理担保总额就超过1.32亿元,循环使用72次,实现余万元税款货物的担保,大大为企业节约了担保成本。
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两江新区辖区内全国首家覆盖自贸试验区全域的人民法院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挂牌以来,受理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民商案件多件,“创新涉外商事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受理的俄罗斯EL公司与重庆KH旅行社委托合同纠纷案入选人民法院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多措并举打造一流便民服务,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务大厅集结不动产登记、社保等项事务的“一站式”*务服务,及免费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和24小时自助服务、线上“渝快办平台”、新区*务